很多老板都喜歡理想的商業模式,理想的商業模式必須符合三個標準。
第一個標準,它必須是輕資產。
為什么不看好絕大部分的O2O呢?因為絕大部分O2O犯了個重大的錯誤,就是重資產,我說的重資產可不僅僅是買機械設備辦公場地。
隨著中國年輕人的比例越來越低,中國的人口替代率和出生率也越來越低,目前中國最大的重資產就是人力。
一家公司如果養成百上千個員工,而且是全職的養,基本上這個公司99%會死掉。所以輕資產就必須做到減少人力支出,這點極度重要。
第二個標準,理想的商業模式要有大現金流。
反復強調一個觀念,很多人以為一家企業銷售很厲害就一定能賺錢,其實不是的。很多企業銷售越厲害,反而死的越快。
一家企業成與敗的核心指標就是他的現金流狀態,銷售是企業現金流的其中一個管道但不是唯一管道,而且很多情況下一家公司哪怕銷售沒做起來它也一樣不缺錢。
優秀的商業模式必須要有大量的現金流,而且是預售模式。產品還沒交付,現金就已經收過來了,一家企業如果現金流穩健是基本不會失敗的。
如果企業現金流出現問題,即使銷售再好、產品再厲害、營銷團隊再強大,沒有任何意義,很快就會死掉。
現在幫助很多行業做頂層設計的時候,都在鼓勵他們向市場融資的商業模式轉型。
現時銀行有一個非常理想的商業模式,它沒有多少實物資產,但是它有大量的現金流,哪怕現金流是借的、負債的都無所謂,它立于不敗,因為它現金太多。
如果一家企業、工廠、商店,只要它像銀行一樣有大量的現金流在賬上滾動,經營上基本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和風險。
第三個標準,理想的商業模式還要有高智力。
做企業盡量去用智力資本整合實物資本,用整合的方式激活現有資產,要用重資產的方式做收購和管理,常言道“但求控制不求擁有”,這點很重要。
前30年叫野蠻生長時代,膽子大就能賺錢。王健林說:“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。”那是30年前的玩法,早就已經不可行。
未來30年一定是高學歷者的天下。比如百度的李彥宏,那是當地的高考狀元,劉強東、雷軍,也都是高考狀元。未來沒有文化的人,想在商場上叱咤風云將越來越難
理想的商業模式一定是高智力,重點做整合,中國社會有著大量的閑置資源沒有被激活。